西安金利兴

西安金利兴

行业资讯
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中心 > 行业资讯

从SC标识替代QS标识,看食品追溯变迁

发布人:西安金利兴  点击: 日期:2019-06-20 10:44:30 选择字号:

  “QS”标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

    “这件商品竟然没有QS标识,是不是质量不过关呀?”现在随着产品可追溯信息的不断普及,很多市民选择去超市选购商品时,都已经习惯性地翻看食品标签上的“QS”标识,但是却没看到熟悉的蓝色字母,甚至以为超市摆上了不合格的商品。
    食品包装上的QS标志,一直被消费者视为食品安全的象征。而现在“服役”多年的QS标志,已于2018年10月1日起不再使用,取而代之的是全新的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:“SC”字母以及14位阿拉伯数字。本刊编辑注意到,在市区的便利店、连锁超市里消费者关心的几乎所有的袋装食品、饮料瓶、奶粉罐等包装背面都印有新标识。
640.webp (1)
    据本刊编辑所知,QS换成SC早在3年前就开始施行了。2015年10月1日,随着新《食品安全法》的实施,明确规定食品包装上应当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,“QS”标志将不再作为食品生产许可的依据,而是启用新的“SC”证。 “SC”编码代表着企业唯一许可编码,可以达到识别、查询的目的,实现食品的追溯,增强食品生产企业的安全责任意识。
    “SC”新标识的追溯作用
    对消费者而言,新标识“SC”最大的好处就是——能够实现食品的追溯。新的“SC”编号作用可不能小觑,它是与企业对应的唯一编号,能够实现食品追溯。”本刊编辑了解到,“SC”是“生产”的汉语拼音字母缩写,后跟14个阿拉伯数字,从左至右依次为:3位食品类别编号、2位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代码、2位市(地)代码、2位县(区)代码、4位顺序码、1位校验码。
    其中,最前面3位的第1位,代表食品、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识别码,数字‘1’代表食品、数字‘2’代表食品添加剂,第2、3位数字代表具体类别。如“01”代表粮食加工品,“02”代表食用油、油脂及其制品,“03”代表调味品……“27”代表保健食品,“28”代表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,“29”代表婴幼儿配方食品,“30”代表特殊膳食食品。食品添加剂类别为“01”代表食品添加剂,“02”代表食品用香精,“03”代表复配食品添加剂。如下图所示:
640.webp
    生产者的监管力度得到提升
    QS经历了“质量(Q)安全(S)”抢滩登陆和“企(Q)业生(S)产许可”稳步发展两个阶段。最初的QS不是生产许可,而是质量安全,因为当时从事食品生产和经营的行政许可是从《食品卫生法(试行)》时代开始的卫生许可证,由卫生部下属的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负责。
    而食品的监管是多头分段监管,还是参照美国FDA一个部门管理,争议声一直不断。为了加入WTO,技术监督和检验检疫合并成立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(简称质检总局),对外宣称为出口和内销产品统一的质量管理部门,既然有了这个名头,对食品的监管也是虎视眈眈,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就是在这个大环境下诞生的。
    国家质检总局2003年7月18日颁布的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》,自2004年1月1日起,我国首先在大米、食用植物油、小麦粉、酱油和醋五类食品行业中实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,首次提出通过市场准入许可检查发证,在包装上印刷QS标志,才能进入“市场”销售。到2015年食药总局宣布废除QS标志,历时12年,加3年缓冲期,共15年。
    标识的变迁记录了食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在不断提升,市场的准入制度也在提高,而对生产者的监管,也间接提升了消费者的信任程度。此次新的标志由原来的一品一证改为一企一证,即同一个生产者从事食品生产,取得一个许可证即可,分类许可。新编号能够满足识别、查询的要求。在购买食品时,消费者能够知道食品原料从哪来,在哪加工,何时产出等。而该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一经确定便不再改变,以后申请许可延续及变更时,许可证书编号也不再改变。
    产品可追溯建设或成刚需
    在新修订的《食品安全法》第四十二条中曾明确规定:国家建立食品安全全程追溯制度。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本法的规定,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,保证食品可追溯。政策是言简意赅的,政府是制度的建立者,追溯体系的建设还需企业去做。
现在不仅要求企业对自身的生产进行严格管理、质量监督部门对产品进行严格的审查,同时也要求消费者能够参与到食品安全的”管理“当中。食品安全在政策的多次调整下,已经提升到战略的高度,因此必然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——食品检测技术和食品溯源。食安检测是终端手段,但是不能从根本上减少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,食品溯源能监督管理食品生产全过程,给每一个生产环节上一个安全阀,能规避食品安全风险。
    从QS到SC,从立法到战略,百姓有食品安全的诉求,追溯必然成为食品行业刚需。当然追溯的井喷,会经历大浪淘沙的过程,唯有通过市场考验的追溯体系才能得到企业和消费者认可,追溯是食品安全市场调节下的产物,追溯体系的建设也要得到市场认可。

 

 

此文关键词:
Top